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,让法治意识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,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“习法逐梦,明法笃行”党员志愿服务团携手姑苏区长岛社区,于7月7日在长岛社区暑托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活动。团队成员将红色法治精神转化为儿童语言,依托原创课件《法律王国大冒险》开设互动普法课。课程以“闯关”形式展开,通过互动游戏、情景模拟等生动的呈现方式,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法律的趣味之窗本信选配,在欢声笑语中播撒法治理念的种子。
互动普法课从“宪法城堡”出发,在抢答环节,孩子们争相举手。队员王同学指着这面象征宪法力量的盾牌,讲述道:“宪法就像一本巨大的国家说明书,更是守护每位小朋友的超级英雄!它时刻保护着大家珍贵的生命健康权——让我们安全长大;也牢牢守护着大家的受教育权——让我们都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。
在“民法森林”中本信选配,志愿者巧妙地将《民法典》中监护、物权、合同等核心精神,提炼成朗朗上口、充满童趣的魔法口诀:“大人说话要算数,小小承诺也守护”(诚信原则);“我的玩具我做主,他人东西不伸手”(物权保护)。当屏幕上弹出“借给朋友的绘本被弄坏怎么办?”、“路上捡到心爱的玩具能直接带回家吗?”等源自真实生活的小案件,他们运用刚学会的民法口诀,化身“小法官”或“调解员”,为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寻找公正合理的解决之道。
展开剩余53%同时志愿者团队举办了“掷骰子,闯关卡,赢徽章”的互动挑战赛。巨大的游戏地图铺开,孩子们轮流掷骰,前进至不同关卡。“刑事责任年龄线”关卡前,志愿者化抽象为神奇:“14岁就像一条重要的‘魔法年龄线’,跨过这条线,某些严重的错误行为就需要自己承担更大的责任了。在“校园欺凌应对站”关卡,孩子们通过情景模拟,演练如何坚定说“不”、如何及时求助。每成功闯过一关,便会得到一枚的“法治小卫士”徽章,这是荣誉,也是责任意识的无声萌芽。在充满游戏感的沉浸式体验中,法治意识如春雨般润物无声。
普法课程以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民法典》《刑法》等法律法规为蓝本,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,精心设计了“法律知识拼图”“法治动画短片”等趣味环节。孩子们掷骰子、闯关卡,在“刑事责任年龄”“校园欺凌应对”等问题的挑战中,赢得“法治小卫士”徽章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孩子们踊跃答题、积极思考,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,法治意识在沉浸式体验中悄然扎根。课程尾声,孩子们齐声宣读课件中的押韵誓言:“我是小小公民,宪法护我根基;未保法记心里,安全自护最神气!”稚嫩的童声铿锵有力,这是对法治的郑重承诺。
此次趣味普法活动不仅为长岛社区暑托班儿童点亮了一盏法治明灯,更为基层法治教育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。一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感慨道:“以前觉得法律离我很远,今天才知道它保护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!”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青年党员们本信选配,以“习法逐梦,明法笃行”的信念为舟,以“儿童视角”和“游戏精神”为桨,在长岛社区成功开辟了一条通往童心的法治启蒙航道。
发布于:江苏省億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